B超室医院感染的风险管理与防范

2019.08.29 10:32
656 0 0

  B超室医院感染的风险管理与防范

  徐琛

  【摘要】目的:结合目前已发B超窒感染病例,回顾性分析其L3超室医院感染可能的原因及环节,从而探索实施可能的有效措施与控制手段。方法:选取既往在医院出现的B超室感染事件50例,探索其发生感染的可能原因,并制定实施相应地控制措施。选取措施实施前后各100例患者,观察两组患者B超室感染事件发生率。结果:根据既往病例分析得出B超室出现医院感染可能原因较多,主要有医护人员预防意识不够、消毒工作不完善、B超室空气环境比较差、患者医护人员经常出入、可能出现患者呕吐情况、患者本身免疫力低下等,根据这些因素制定实施相应的措施,实施后感染率显著低于采取措施前,且差异显著(JP<0.05)。结论:合理有效实施B超室风险管理,可以显著降低B超室医院感染发生率。

  【关键词】B超室;医院感染;风险管理;防范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A

  医院感染作为对患者的二次伤害,一直以来是各大医院及医疗机构努力规避的内容,而B超室感染作为医院感染中极易被忽视的科室,其多个环节均存在感染机会。B超室的特性为聚集性大、人员‘流动性大、涉及的病种和病情较为复杂、且传染性不易被察知等特点均可能造成患者感染。且随着医疗技术和水平的不断发展,现在,使用B超技术进行穿刺及接入治疗疾病的技术,在临床上使用的越来越广泛。因此,如何切实有效分析并避免B超室感染,减少医疗纠纷发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1'2]。就医院B超室感染已发患者分析结果,对症实施B超室风险管理,并监控管理前后B超室患者感染率发生情况,提出一些相应有效的预防措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研究开始前在医院B超室出现的50例感染患者,对发生感染的原因进行分析,通过调查分析,从而探讨有效的预防措施和控制工作。随机选取研究开始后的2016年7~12月在医院B超室就诊的100例患者,男46例,女54例;年龄为17~68岁;此阶段未实施预防措施。选择2017年1~6月就诊的100例患者,男51例,女49例;年龄为16~70岁;该阶段实施预防措施。采取措施前后患者的病情等基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纳入标准:患者意识清楚,且家属知情同意,无其他严重疾病者。排除标准:患者或家属不同意参与,合并其他严重疾病者,意识不清楚者。

  1.2 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来总结研究开始前所收集的50例患者相关资料,分析其发生B超室发生感染可能的原因,探索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1)环境消毒:根据医院人流量及就诊人数情况,重新对B超室进行合理的布局。增建护理准备室,专人负责B超室护理工作。装备器械清洗专用槽,增加物品搁放台,无菌物品橱。对清洁区、半污染区及污染区进行严的划分。在消毒程序中,加设消毒步骤:进行每日两次B超室和护理准备室的紫外灯消毒,每次30 min以上,并且注意保持空气流通,及时清理空调机网罩,保持空气新鲜。同时在监控方面,医院感染科每月对B超室空气质量问题进行采样监测,确保消毒效果。B超室清洁一r具与清洁物品做到专室专用,避免交叉感染。

  (2)消毒隔离制度的实施:若患者只是进行单纯的B超检查,则患者进入B超室需穿_次性鞋套,若患者有皮肤病,则需要在原有床单上的上面再铺一个中单,结束后及时回收进行消毒。若是患者使需进行穿刺诊断时,则在穿刺前,需要进行HBsAg、HCV、HIV及出血、凝血时间等项目检查。穿刺局部皮肤需要保持清洁,进行严格的皮肤消毒程序。切实做好每个患者结束后的消毒工作,避免患者间的交叉感染,或者是对B超室环境的污染。

  (3)无菌原则的落实:必须使用正确的消毒剂,同时注意消毒剂的功效及作用时间。一次性医疗用品必须保证使用时仍在保质期内,减少陪护人员进入B超室,做好医护合作,医务人员在各种操作前后,应注意自身防护。

  (4)医疗废物的管理:根据《医疗废物处理管理条例》,对使用后的医疗废物进行处理,必须严格按照调理机进行管理与处理。严格有效控制病原菌的扩散,切断其传播途径。

  (5)严格彻底的器械消毒灭菌:彻底清洗是保证消毒或灭菌成功的基础。对于不同器械根据其结构以及作用,严格彻底的清洗灭菌,且注意分类存放。感染性器械做好明确标识,先消毒后清洗5]。

  1.3观察指标

  统计研究开始前收集患者出现感染的原因,比较预防措施实施前后患者的感染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对所采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使用X2检验和f检验,P<o. p="" 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研究开始前搜集患者出现感染的原因统计对50例B超室患者感染的原因进行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医护人员及患者两方面。其中医护人员预防意识低下、B超室空气环境差、人员流动大及消毒工作不完善等占了重要因素。见表1。

  表1研究开始前搜集患者出现感染的原因统计

 

 表1研究开始前搜集患者出现感染的原因统计

  2.2 采取措施前后感染发生率比较

  采取措施前,100例患者中发生感染事件的患者为21例,感染率为21. 00%;采取措施后,100例患者中发生感染的事件有2例,感染率为2%。措施实施后,感染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未采取措施前(P<0. 05)。见表2。

  表2 采取措施前后感染发生率比较

 

表2 采取措施前后感染发生率比较

  3讨论

  随着影像学及B超影像下穿刺介入治疗手段及技术的发展,B超室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技术也相对越来越成熟,随之而来的,是越来越多的患者需要通过实施B超进行相关健康检查或疾病治疗。随之而来的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B超室院内感染就是其中较为普遍的原因之一。医院感染作为医疗行业的天敌,随着感染学的发展进步,其在医院感染管理、监测及执行力度不断提高的形势下,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邸‘7]。如何降低甚至是达到无感染,对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有很大作用‘,同时还能降低患者经济负担及减轻疾病痛苦等。

  在本研究中,通过结合现有感染病例,积极分析B超室院内发生感染的可能原因,并通过分析后采取针对性地措施和控制工作,努力做到降低感染的发生率。研究发现,B超室院内发生感染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医护人员相关意识薄弱,消毒防护工作不够完善等,B超室自身设备以及格局不科学导致空气质量差,B超室陪护人员过多导致除患者以外流动人员太多,不同患者病情差异以及患者呕吐物等污染,以及患者自身免疫力低下等[1。更多的患者其感染原因并不单一,常由于多种因素综合叠加造成。参照上述分析结果,在加强相关人员防护知识培训,提高预防意识的基础上,分别从多个角度、多个环节制定相关风险管控措施∞。包括通过增加消毒灭菌缓解,配备专人负责,合理化物品消毒方法与存储等加强抗感染能力,同时强调医护人员在实施B超技术时与患者多沟通,改善服务态度,增强提高个人技能等环节10]。比较措施实施前后B超室感染率发生情况发现,感染率由21. 00%下降至2. 00%,且无医疗纠纷发生,患者满意度也显著提高,说明B超室实施医院感染风险管理与防范T作十分必要,且效果显著。这为今后临床的实际工作指明了方向,除此之外,由于本次研究受采点医院及人员纳入数量限制,因此其他部分原因可能存在分析不足,或已分析原因所占比重不科学等问题,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应该进一步加强和完善B超室相关防护工作的研究,不断丰富和合理化管理制度与措施,切实提高患者就医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

  综上所述,做好B超室感染风险管理域的防范工作,可以明显降低医疗感染风险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缓解医患关系。

  参考文献

  [1]陈琼.B超室医院感染风险管理与防范体会[J].包头医学,2015,39(3):190 -191.

  [2]叶敏.B超室医院感染的控制[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

  [3]魏喜莲.B超室的常见护理安全隐患及预防[J].世界新医学信息文摘,2014(33):383 - 384.

  [4]李玉蕊,张颖.做好B超室医院感染控制管理[Jl.青岛医药卫生,20·11,42(5):394 - 395.

  [5]林荣.B超室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Jl.内蒙古中医药,2013,32(31):97 - 98.

  [6]朱长远.B超室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23(1):159 -160.志,2011,28(8):678 - 679.

  [7]巩霞.B超室感染危险因素与预防措施[Jl.实用医药杂23(24):40 - 41.

  [8]林汉云.浅谈消毒供应室医院感染中的风险管理[J].医学信息,201 6,29(24):13 - 14.

  [9]李安培.B超室感染因素的探讨及预防措施[Jl.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16(9):992 - 993.

  [10]h风英,黄丽梅.B超室医院感染的预防[J].包头医学,2008,32(1):50 - 51.

投诉文章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喜欢  |  0
0/200字
没有更多评论了~
悬赏问题
给科研问题设置一定金额,将更容易获得关注与回答哦~
  • 1元
  • 3元
  • 5元
  • 8元
  • 18元
  • 自定义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 余额支付
Copyright © 2014-2019 晟斯医学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苏ICP备11037034号-5 版权所有:南京孜文信息咨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