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维生素D水平与急性呼吸系统疾病相关性研究

2019.11.06 09:40
285 0 0

  早产儿维生素D水平与急性呼吸系统疾病相关性研究

  初建芳,耿秋菊,于凌翔,王晓琴青岛市市立医院儿科,山东青岛266071

  摘要:目的探讨早产儿及其母亲体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与急性呼吸系统疾病(ARD)之间的相关性,为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线索。方法选取2015年4月- 2017年8月在青岛市市立医院出生的早产儿94例,出后3d内分别收集母子静脉血2 ml测定25-(OH)D,水平,并收集一般特征和住院治疗资料,观察出生后28 rl内是否诊断为ARD。结果94例早,札儿中29例诊断为ARD, ARD组患儿机械通气时间、总吸氧时间住院治疗指标均高于非ARD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患儿及其母亲血清25-( OH)D,水平均低于非AR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多冈素回归分析{显示早产儿出生时25-( OH)D,血清水平较低是AR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1.62,950 CI.1.13 -2. 99

  关键词:早产儿;维生素D;急性呼吸系统疾病

  中国图书分类号:R1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411( 2018) 16-3726-03;doi:10. 7620/zgfybj..iSi,n. 1001-4411. 2018.16.4l

  新生儿急性呼吸系统疾病( ARD)多见于早产及低体重儿,发病率较高,且患儿发病后病情变化快,症状危急,往往会引起多脏器功能衰竭与损害,需进入重症监护病房( NICU)进行治疗及护理,是造成新生儿死亡和残疾的常见病因。对新生儿ARD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发病机制进行探索,对于其早期预防和治疗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有学者研究发现,新生儿呼吸系统发育过程可能与多种内部和外部因素作用有关,而母体与新生儿体内维生素D水平可能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早产儿及其母亲体内25 -羟维生素D,[25-( OH)D,]水平与ARD之间的相关性,为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线索。

  1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2015年4月-2017年8月在青岛市市立医院出生的94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纳入本研究的患儿胎龄均<32周,出生时体重均<2.5 kg,均于出生后3d内进入NICU。排除先天性异常或患有遗传代谢性疾病的患儿,患有肝肾疾病、孕期药物滥用、期羊水污染的母亲及患儿也被排除在外。所有研究对象均经过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患儿监护人对本研究的内容及意义充分了解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研究方法

  1.2.1 研究对象分组所有患儿出生4周后根据是否诊断为ARD将患儿分为ARD组和非ARD组。

  ARD诊断标准:依据《诸福棠实用儿科学》中新生儿呼吸系统疾病定义,如患儿符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性呼吸衰竭、急性呼吸道感染以及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等疾病症状表现均诊断为ARD。

  1.2.2实验室检测方法 于患儿出生后3d内采集母亲和患儿静脉血2 ml,高速离心后分离血清,存储于-80℃医用冰箱中待查。进行实验室检测时将血清取出,融化后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内25一(OH)D,水平。25一(OH)D,检测试剂盒购于英国IDS公司,酶标仪和全自动洗板机均购于上海科华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操作步骤严格按照试剂盒使用说明书逐项完成。

  1.3观察指标①一般资料:主要包括胎龄、性别、出生时体重、分娩方式和Apgar评分等;②住院资料:主要包括动脉导管未闭( PDA)诊断情况、机械通气时间、持续正压通气( CPAP)时间、吸氧时间及住院时间等;③实验室检测指标:主要包括母亲和患儿出生后3d内血清25-( OH)D,水平。

  1.4统计学分析所有数据采用EpiData 4.2完成录入,采用SPSS l9.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i±s)表示,采用f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和百分率表示,采用X2检验。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对早产儿ARD相关因素进行分析,P

  2结果

  2.1 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比较94例早产儿中29例诊断为ARD,其中14例为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7例为急性呼吸道感染,5例为支气管肺发育不良,3例为急性呼吸衰竭;其余65例早产儿未诊断为ARD。ARD组患儿出生胎龄、出生时体重、出生后1 min Ap-gar评分以及出生后5 min Apgar评分与非ARD组患儿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l。

  2.2 两组患儿住院情况比较 与非ARD组患儿相比,ARD组PDA患儿数量较多及机械通气时间、CPAP时间、总用氧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较长,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ARD组与非ARD组早产儿一般情况[x+s,例(%)]

  表2 ARD组与非ARD组早产儿住院情况(x+s,d)

  2.3 两组母亲孕期补充维生素D情况比较 与非ARD组患儿母亲相比,ARD组患儿母亲在孕期按照医嘱正规补充维生素D人数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JP<0.05)。见表3。

  2.4 两组患儿及其母亲25-( OH) D3水平比较 与非ARD组早产儿相比,ARD组患儿出生时25-( OH)D,水平、患儿母亲25-( OH)D,水平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出生时25-( OH)D,较低水平比率高于非ARD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3两组早产儿母亲孕期维生素D补充情况[例(%)]

  两组早产儿母亲孕期维生素D补充情况.png

  表4两组早产儿和母亲血清25-( OH) D3水平[x+s,例(%)]

  2.5 ARD患儿相关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见表5。

  表5 ARD相关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ARD相关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ng

  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儿出生时血清25-( OH)D,<10 ng/ml、母亲孕期正规补充维生素D可能与ARD发生有关,而患儿性别、胎龄<26周、出生时体重<1.5 kg、5 min Apgar评分<4分和母亲25-( OH) D3<10 ng/ml 5个因素被剔除。

  3讨论

  近年来,随着医学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早产儿以及低体重儿存活率呈现出升高趋势,早产相关疾病的发生率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已有报道指出,我国新生ARD发生率逐年增多,已经成为新生儿死亡和疾病的主要病因,极大地影响了这一特殊人群的生命健康,也给其家庭带来极大负担H1,新生儿ARD所导致的心肺功能异常以及神经发育迟缓等问题可能会影响患儿终生列。目前临床对于ARD治疗方案尚未完全统一,而对ARD发病机制进行深入研究,进行具有针对性的预防和治疗成为疾病防治的关键问题。目前普遍认为,早产儿、低体重儿、产后机械通气、氧中毒以及母亲产前感染与ARD的发生可能有关。随着相关研究的增多,大量结果提示:维生素D在胎儿肺的发育成熟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而维生素D的缺乏可能是导致ARD发生的重要独立高危因素。近年来,虽然不乏维生素D缺乏与呼吸系统疾病关系的研究报道,但是尚未发现早产儿ARD与维生素D相关性的研究。

  维生素D是为固醇类衍生物,被认为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具有密切关系[14]。大量研究已经证实,维生素D可通过多种不同机制在人体呼吸系统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①人体内有多种基因可以表达维生素D反应元件( VDER),通过VDER对维生素D受体进行调控,影响肺部的生长和发育过程;②肺泡细胞上有维生素D的特殊结合点,与维生素D特异性结合后对肺泡间质细胞与上皮细胞间的相互作用产生影响一J;③维生素D可以促进肺泡Ⅱ型细胞以及纤维母细胞的增殖,刺激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与蛋白质结合,有效促进呼吸系统生长发育。1引;④孕妇孕期官内维生素D缺乏可以改变胎儿肺部结构和功能,同时子宫内膜感染风险也会增加,新生儿出生后ARD发生率也随之升高。在本研究中发现ARD组早产儿体内25一(OH)D。水平较低,其母亲体内25-( OH) D3水平也较低,且通过多因素回归分析证实早产儿维生素水平较低是AR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母亲在孕期正规补充维生素D可以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曾有研究指出,母亲在孕12~16周起持续补充维生素D(4 000 IU/d)可有效改善新生儿出生后维生素D缺乏的状况’14]。在我国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受到医疗卫生以及认知水平影响,仍有大量孕妇在孕期以及新生儿出生后未能按照正规程序补充维生素D[7]。早产及低体重儿由于孕期时间短,生长发育不健全,体内维生素储备不足,出生后维生素D缺乏的情况及其常见。在本研究中发现共有50例患儿出生后血清25-( OH) D3均处于严重缺乏水平,因此建议早产及低体重儿在出生后应立即按照正规程序补充维生素D,可能对新生儿ARD的发生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此外,在本研究中也发现ARD组与非ARD组患儿胎龄、出生时体重、Apgar评分、机械通气时间、PDA开放、CPAP时间、吸氧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也具有明显差别,与同类研究结果相一致,同时证实了机械通气以及氧中毒对于新生儿呼吸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影响。1乳。

  综上所述,维生素D是呼吸系统生长发育过程中的重要因素,对于早产儿来说,母亲出生时维生素D缺乏是出生后发生ARD的重要危险因素。孕妇在孕期及早产儿、低体重儿应在出生后按照医嘱正规补充维生素D,一定程度上可避免ARD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OnWUfieme C, Martin F, Mc:c-arthy|{,(,t al.'I'he ahhffi:iation(Jr vita-min D status with aculf: rcspiratory nlorl}idity i『1pretcrrn ir]fants l J]. J PcdiLilr, 2015, 166 (5): 1175-1180.

  [2] ~obile S.Marchionni P,VentoG,et al hrew insights Imcarly paL- tems'Jr respiratury disease among exlremdy low gfistatiOnal agc riewhorns [J]. Necmatology, 2017, 112 (1): 53

  [3] Mandell E,Seedorf (;J, Rvan S,el aL Antenatal enclotoxin clisrupts lung vitamin D receptor ancl 25 -hydroxvvitamin D l a-hydroxylase ex- pression i『1 the developing ral[J]. Am J PhysioJ I.ung Ccll MoJ Physiol, 2015, 309 (9): L1018

  [4] 中国城市多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洲查协作组,住院分娩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国13家医院的回IOlY~jL:l查[J] 中 华同产医学杂志,2016, 19 (10):743-754.

  [5] Sehg;al A, Malikiwi A, Paul F.,el aL A riew look at l)ronchcy)ulmo- nary dysplasia: postcap川ary pathophysi()10gy an(i(‘ardiac1y8run(.ti()n[J].Pulm Circ, 2016,6(4): 508

  [6] Owen l.S, Manley BJ, Davis PC, et aL The evolution of'mculern re-spiratory c:are lor preterm inf'ariis [J]. L.anc:ct, 2017, 38910079):1649-1659.

  [7] 李明超,远孟梦,孙慧清,等,极低出牛体重早产:儿l}牛时及母亲维牛素D缺乏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关系的研究[Jl.rI一陶妇幼健康研究,2017, 28 (8):902-904.

  [8] Zosky CR,Hart PlI,Whitehouse AJ ,et al.Vitamin l) def'icirncy al 16 Lo20 wceks gestatiOfi is associaced with irnl)aircd lunp: functi"n aml asth- ma al 6 vears of ag{e[J].Ann Am Thorac Soc ,2014,11 (4):571.

  [9] Mccarthy RA, Mckcnna MJ, Oyefeso(),一aJ Vilarnin D nulrilicmhl status in preterm infants and response to biuppICmenration [J]. Br JNutr, 2013, 110 (1): 156-163.

  [10] Autier l),Boniol M, Pi7.ot C.P【aj Vilamin D status afid ill health:a systematic rcview [J]. I.ancct l)iahetcs fr.ndcxirinol,2014,2(1):76-89.

  [11]曾繁睿,沙杭,维生素D缺乏对呼吸系统疾病的影响[J].中 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5, 25(1):76-78.

  [ 12] Monangi N,Slaughter JL,Dawodu A,et al.Vitamin J)staLus of early preterm infants and the effects()r vitamin I) intake during hoFipical stay [J]. Arch Dis Childhood Fetal Netmata! F.d ,2014 ,99(2):F166.

  [13] YuH M, I.iu J,Sakurai R,el al.Vilarnin I)supplcmenlati{m blocks pulmonarY struclural and furu:tional c:hangcs in a rat model of perinatal vitamin Ddeficiency [J]. Arn J Physion.ung: Cell MoIPhysiol, 2014, 307 (11): 859-867.

  [14] Massey K, Dickerson RN,Brown RO.A rcview of vitamnin l)def'i- ciency in che critical c:are Impulation [J] Pharmac:y, 2014,2(1):40-49.

  15] Berlagnolli M, ~uyt AM, Thchautl B,el al.Ln(I(}t}1rlial progenitor cells as prognostic markers of preterm birth-associated complications [J]. Stem Cells Transl Med, 2016,6(1): 7-13.

  [16]常明,卢红艳,棚虹,等.不同机械通气方式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对新生儿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比较[J]叶1网当代儿科杂志,2016, 18 (11):1069-1074.

  [17] Natarajan CK, Sankar MJ, Ag

  [18]许平,马静,周丽英,等,机械通气治疗的新生儿呼吸衰竭患儿智力及发育落后的相关冈素分析[J].东I矢药,2015, 37(1):7-11.


投诉文章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喜欢  |  0
0/200字
没有更多评论了~
悬赏问题
给科研问题设置一定金额,将更容易获得关注与回答哦~
  • 1元
  • 3元
  • 5元
  • 8元
  • 18元
  • 自定义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 余额支付
Copyright © 2014-2019 晟斯医学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苏ICP备11037034号-5 版权所有:南京孜文信息咨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