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梗的临床疗效对比

2019.09.19 15:21
536 0 0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梗的临床疗效对比

  吴艳丽(河南省舞阳县中医院心内科舞阳462400)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梗的临床疗效。方法:在医院2014年4月~2017年4月诊治的急性心梗患者中抽取60例作研究对象,并在随机抽签原则下分组,对照组(n=30)应用20mg/d剂量的阿托伐他汀治疗,研究组(n=30)则应用40mg/d剂量的阿托伐他汀治疗,就两组的心脏功能、血管内皮功能以及整体疗效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治疗前,研究组FMD水平、左心射血分数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 P>0.05);治疗后,研究组FMD水平、左心射血分数均高于对照组(P<0.01);②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是93.33%,同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3.33%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40mg/d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梗的临床疗效更佳,可借鉴。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急性心梗心脏功能血管内皮功能

  中图分类号:R542.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8351( 2018 )09-0034-02

  本研究为明确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梗的临床疗效,对30例急性心梗使用40mg/d剂量的阿托伐他汀治疗,并将20mg/d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方案用于参考,现报道两组心脏功能、血管内皮功能以及整体疗效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本组急性心梗患者60例,收治时间:2014年4月—2017年4月。对上述样本以随机抽签原则分组,各30例。研究组男性15例,女性15例;年龄46~75岁,平均年龄(65.38+9.37)岁;对照组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47—75岁,平均年龄( 65.39t9.35)岁;两组年龄、性别等基线资料的统计学对比结果提示无显著差异(P>0.05)。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纳入标准:①心电图检查显示有动态演变,且持续性胸痛症状发作时间超过30min,心机肌钙蛋白T上升两倍以上;②临床接触、诊断等符合急性心梗临床诊断标准;③治疗前未使用过任何降血脂等药物,对疗效观察指标无影响;④临床资料完整,神志清晰,并就此次研究签订知情同意书;

  1.2.2排除标准:①合并急慢性感染、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心功能分级在IV级以上者;②存在严重免疫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肿瘤以及其他重大脏器疾病者;③近期使用过影响机体神经内分泌的免疫调节类药物,如糖皮质激素、甾体类消炎药等;④临床资料不全,或中途退出者。

  1.3治疗方法:两组均应用阿托伐他汀(生产企业:北京嘉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规格:10mgx7片;生产批号:20140329)治疗;研究组在入院12h内服用阿托伐他汀钙片40mg/d,对照组的用药剂量是20mg/d。1周是1个疗程,两组用药疗程均为4个疗程,且用药期间不适用其他消炎、降血脂、影响血管内皮功能的药物。1.4观察指标:①应用飞利浦超声探头监测右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内皮舒张功能(FMD);②应用超声心动图监测心脏功能,分析左心射血分数;③观察胸骨疼痛等临床症状、体征,结合心电图监测结果,分析临床疗效。

  1.5疗效判定标准21:①显效:临床症状、体征等均明显改善,心电图检查显示正常;②有效:临床症状、体征等均有所好转,心电图检查显示基本恢复;③无效:体征与临床症状均无明显变化,心电图检查提示病情同治疗前相比无差异。治疗总有效率:(有效+显效)/总例数100%。

  1.6统计学方法:在SPSS19.0统计学软件中输入数据:对计数资料使用例数(n)表示/组间率(%)对比行X2检验;对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行t检验;P<0.05,差异显著。

  2结果

  2.1血管内皮功能:治疗前,研究组、对照组FMD水平分别是( 6.29±1.37)%、(6.26±1.34)%,无显著差异( t=0.099,P=0.921);治疗后,研究组、对照组FMD水平分别是(8.34±1.03)%、(7.55±1.46)%,有明显差异(t=2.796,P=0.007)。

  2.2心脏功能:治疗前,研究组、对照组左心射血分数分别是(42.56+5.37)%、(42.59±5.38)%,无显著差异(t=0.025,P=0.980);治疗后,研究组、对照组左心射血分数分别是( 55.38+4.14)%、(48.38+3.28)%,有明显差异(t=8.382.P~0.000)。

  2.3整体治疗效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是93.33%,同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3.33%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详见表1。

  表1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png

  3讨论

  急性心梗作为内科危重的心血管疾病之一,患者死亡率较高[3]。经临床分析发现,急性心梗的发生机制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斑块稳定性均有密切关联,大量研究证实,他汀类降血脂药物在降低急性心梗患者血脂水平的同时,还可改善内皮功能,发挥抗炎、稳定斑块等作用,以阿托伐他汀的应用频率高[4-5]。然而,关于急性心梗应用何种剂量的阿托伐他汀治疗效果更佳,临床上尚无统一定论。

  阿托伐他汀属于第三代的他汀类降血脂药物,可抑制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从而抑制体内内源性胆固醇合成,经受体途径促使肝脏摄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提升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促使斑块中胆固醇逆转运,减少斑块中脂质成分,控制斑块的形成[6]。斑块局部炎症细胞浸润,是斑块不稳定、引发急性心梗的主要诱因,使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可有效改善急性心梗患者病情。本研究结果提示,两组FMD水平、左心室射血分数均有所上升,研究组上升幅度更大,且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1),可见40mg/d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在改善内皮血管功能、心脏功能上效果更明显。同时,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也高于对照组,进一步证明了40mg/d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心梗的突出疗效。

  综上所述,急性心梗使用40mg/d剂量阿托伐他汀,在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心脏功能方面更具优势。

  参考文献

  [1]徐志清,黄瑛,张代富.经皮冠脉介入术前负荷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梗患者血小板指标及血脂水平的影响[J].微循环学杂志,2013,23(4):27-29.

  [2]孙平,侯东彬,邱静,等.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和心脏功能的影响[J].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6,35(8):1893-1898.

  [3]石兵,陈允祥,陈漫清,等.对阿托伐他汀钙序贯疗法治疗急性心梗的介入治疗后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观察[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3,19(6):835-837.

  [4]刘文君,李莹,昊娟,等.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动脉粥样斑块稳定性的影响[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3,13(15):2940-2942.

  [5]王世喜,刘景艳,侯传龙,介入术前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钙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临床效果观察[J].贵州医药,2016,40(5):519-520.

  [6]郑海英,汪英男,王海燕.阿托伐他汀与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功能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研究[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7,9(3):68-71.


投诉文章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喜欢  |  0
0/200字
没有更多评论了~
悬赏问题
给科研问题设置一定金额,将更容易获得关注与回答哦~
  • 1元
  • 3元
  • 5元
  • 8元
  • 18元
  • 自定义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 余额支付
Copyright © 2014-2019 晟斯医学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苏ICP备11037034号-5 版权所有:南京孜文信息咨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