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2019.09.18 09:50
434 0 0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李瑞霞(武陟县人民医院内二科武陟454950)

  摘要:目的:探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6例,按患者意愿是否同意溶栓治疗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予改良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NIHSS)评分、Barthel指数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7d、14d,观察组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14d,观察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th、24h NHI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显著,特别是改良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可有效恢复神经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减少不良反应。

  关键词:尿激酶静脉溶栓急性脑梗死安全性

  中图分类号:R74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8351( 2018 )06-0164-02

  急性脑梗死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主要由周围缺血半暗带及中心坏死区组成,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及致残率,严重威胁生命健康川。目前,临床上多采用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较为显著的临床效果,可改善早期脑梗死状态,尿激酶是常用的溶栓药物,但溶栓再通后再闭塞将严重影响预后。本研究为探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对我院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 -般资料:将2015年8月—2017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纳入研究,根据患者意愿是否同意溶栓治疗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男性22例,女性21例;年龄45—76岁,平均年龄(62.59+4.31)岁;合并症:糖尿病11例,高血压18例,冠心病6例。观察组:男性23例,女性20例;年龄45~74岁,平均年龄(62.51+4.29)岁;合并症:糖尿病12例,高血压17例,冠心病7例。对两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比。本研究已通过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核。

  1.2入选标准:(1)纳入标准:①经颅脑磁共振及CT确诊;②年龄在18~75岁;③神经功能损伤的体征出现>lh,且NIHSS评分在4~20分;④卒中症状或体征出现至治疗时间<4.5h;⑤患者或其家属均自愿参与本研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①静脉溶栓禁忌症;②昏迷或NIHSS评分>24分,且溶栓前卒中症状好转,发病初有癫痫发作;③活动性出血或外伤、出血性视网膜病变或其他出血性眼部病变;④伴严重心、肾、肝功能不全或严重糖尿病;⑤妊娠期妇女。

  1.3方法:对照组行常规治疗:扩血管改善脑微循环、营养脑神经、护胃制酸预防应激性溃疡等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改良尿激酶溶栓治疗:微泵泵入50mL生理盐水+50万单位尿激酶(辅仁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74226),持续0.5h。之后根据病情、体质情况,缓慢泵人50mL生理盐水+100万~150万单位,持续5h。

  1.4评价指标:①NIHSS评分: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th、24h及14d采用NIHSS评分评估神经功能损伤情况,以忽视、构音障碍、肢体共济失调、面瘫等为主要内容,得分越高表示神经功能损伤越严重嗍;②Barthel指数: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7d及14d采用BI指数评估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以上下楼梯、平地行走、如厕等为主要内容,得分越高表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越强嘲;③不良反应:统计治疗后再闭塞、非症状性脑出血发生情况。

  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1.0软件处理数据,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用(x+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不良反应情况以百分数和例数表示,组间比较行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NIHSS评分:与观察组治疗后14d比较,对照组NIHSS评分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治疗后th、24h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0.0.5),见表1。

  表1两组NIHSS评分对比(x士s.分)

  两组NIHSS评分对比.png

  2.2 Barthel指数:与对照组治疗后7d、14d比较,观察组BI指数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两组Barthel指数对比(;土s.分)

  两组Barthel指数对比.png

  2.3不良反应:观察组再闭塞2例,非症状性脑出血2例,总发生率9.30%( 4/43);对照组再闭塞9例,非症状性脑出血4例,总发生率30.23%(13/4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939.P<0.05)。

  3讨论

  急性脑梗死发生、发展与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氧、缺血等造成局限性脑组织缺血性坏死或脑软化存在密切的关系,严重的将造成死亡。闫喜格闸等研究表明,于超早期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恢复缺血区血液循环,可预防神经细胞缺血坏死。而静脉溶栓是超早期治疗有效方法,可于早期恢复血流灌注,有效改善预后。

  本研究中,观察组治疗后14d NHI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th、24h NIHS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表明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可有效改善神经功能,而改良尿激酶静脉溶栓远期效果更为显著。尿激酶是常用的静脉溶栓药物,可通过对内源性纤维蛋白原溶解系统直接作用,激活纤溶酶,促进血循环中纤维蛋白原凝块、凝血因子等降解7-8],起到早期溶栓的作用。而溶栓成功后患者血浆中纤维蛋白原水平将明显下降,并维持在正常范围内,但仍有部分患者溶栓后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下降后短时间回升,形成血栓,造成再梗死,预后较差。而改良后尿激酶静脉溶栓在注射尿激酶后使用微泵泵人小剂量尿激酶,持续降解血浆中纤维蛋白原,有效恢复神经功能,减少再梗死。本研究中,观察组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较少,证实改良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可有效恢复神经功能,提高日常生

  活活动能力,减少再闭塞及非症状性脑出血,安全性较好。

  综上所述,给予急性脑梗死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效果确切,改良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可进一步改善神经功能,提高日常活能力,提高治疗效果,且安全性较好。

  参考文献

  [1]张成刚,尿激酶静脉溶栓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BNP和胱抑素C水平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7,20(5):54-57.

  [2]吴军,福婷,急性脑梗死患者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后脑出血性转化的相关因素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5(25):2758-2760,2764.

  [3]张丽娟,战丽萍,超时间窗延迟应用尿激酶对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5,36(12):97-99.

  [4]赵继来,胡玲玲,孔亮,等,阿替普酶与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颅内出血转化及疗效分析[J].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16,26(3):290-292,299.

  [5]刘琴,周海云,方岩,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68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24):30-31.

  [6],张淑娟,路峰,等.急性脑梗死尿激酶溶栓术后早期抗凝治疗啪,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5,13C11):1329-1331.

  [7]鲍宇,李国忠.阿替普酶与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的比较研究[Jl.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16,33(7):633-635.

  [8]周艳辉,余丹,王琦,等.TCD辅助尿激酶静脉溶栓及局部亚低温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15,28(5):349-352.

  [9]刘伟,尿激酶在基层医院对急性脑梗死超早期溶栓治疗临床应用分析[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4,37(zl):90-91.

  [10]黄金君,龙健中,昊锦英,等,尿激酶对高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静脉溶栓临床研究[J].卒中与神经疾病,2017,24 (2):130-132,135.


投诉文章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喜欢  |  0
0/200字
没有更多评论了~
悬赏问题
给科研问题设置一定金额,将更容易获得关注与回答哦~
  • 1元
  • 3元
  • 5元
  • 8元
  • 18元
  • 自定义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 余额支付
Copyright © 2014-2019 晟斯医学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苏ICP备11037034号-5 版权所有:南京孜文信息咨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