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对儿科护士桡动脉采血成功率的影响

2019.09.09 17:06
657 0 0

  品管圈对儿科护士桡动脉采血成功率的影响

  贾玉臻蔡雪丽 邓 羽

  摘要 目的探讨品管圈对儿科护士桡动脉采血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儿科2017年5~11月收治的220例采用桡动脉采血的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105例采用常规方法采血,为对照组。115例由经过品管圈培训的护士进行采血,为观察组。比较两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采血时间、采血不良事件以及品管圈实施的无形成果。结果 实施品管圈培训后的观察组的桡动脉采血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采血时间短于对照组,血肿、瘀斑、误入静脉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品管圈培训后的观察组护理人员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能力、责任心、面对问题的勇气等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能够提高儿科桡动脉采血成功率,缩短取血时间,提高科室人员能力。

  关键词:品管圈;儿科;护士;桡动脉采血;成功率

  中图分类号:R473. 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 - 6411( 2018) 22 - 0103 - 03

  桡动脉采血是儿科常用的采血方式,具有操作方便、简单易行的特点,常用于疾病预防、诊断和治疗。但由于患儿年龄较小,配合程度差,护理人员在桡动脉采血穿刺时很容易失败,特别是低年资护士的穿刺成功率更低,从而加大了反复穿刺的几率。反复穿刺不仅增加了患儿的痛苦,还可能导致护患纠纷的发生。品管圈是一种提高产品质量的活动,通过组内圈员的集思广益、科学方法的运用以达到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1]。本研究对收治的220例采用桡动脉采血的患儿实施品管圈,收到较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般资料选取本院2017年5—1l月收治的220例采用桡动脉采血的患儿为研究对象。患儿的家属均同意采血,排除昏迷的患儿。其中105例由护理人员采用常规方法采血,为对照组。其中男59例,女46例;0—1岁患儿45例,1~3岁患儿38例,3—7岁患儿22例;疾病类型:重症支气管肺炎50例,重症腹泻患儿22例,急性喉炎30例,支气管哮喘3例。115例由经过经品管圈培训的护士进行采血,为观察组。其中男62例,女53例;0~1岁患儿48例,l~3岁患儿40例,3—7岁患儿57例;疾病类型:重症支气管肺炎57例,重症腹泻24例,急性喉炎32例,支气管哮喘2例。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疾病类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 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采血,随机选择护理人员按照采血步骤采集血液标准。

  1.2.2观察组由经过品管圈培训的护士进行采血,具体措施如下。

  1.2.2.1 成立品管圈小组圈名定为“雨露圈”,寓意为“奉献自己,浇灌希望,呵护宝宝健康”。圈成员12名,年龄21—40岁,平均年龄31.36岁,其中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3名,护师6名,护士1名,大本学历11名,大本在读1名,硕士学位1名。投票选举圈长1名,护士长任辅导员。

  1.2.2.2拟定活动计划 品管圈活动历时24周(2017年5~10月)。第1周:选定活动主题,初步拟定计划;第2~5周:把握现状,并设定目标;第6—8周:分析原因,制定提高桡动脉采血成功率的对策;第9—13周:实施对策;第14—16周:考察效果;第17~19周:针对不足,提出对策,实现PDCA;第20—24周:效果巩固,进一步推广。

  1.2.2.3主题的选定召开圈会,经全体圈员的共同努力,进行三轮头脑风暴,选定活动的主题,可选择的主题为:①提高桡动脉采血的一次穿刺成功率;②减轻患儿静脉采血过程中的不良情绪;③提高患儿对静脉采血的配合度;④减少不良采血事件的发生。由圈员根据以上问题的重要性、迫切性及圈员能力等方面评分,按照1—5分评分。终确定提高桡动脉采血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活动的主题。

  1.2.2.4把握现状并调查选取本院2017年5月1日—31日期间住院的需要采集动脉血的105例患儿,对全科16名护士桡动脉采血成功率进行了摸底调查,桡动脉采血失败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类:护士方面、环境方面、患儿方面、材料等,见图1。

  图1 儿科桡动脉采血失败的原因分析

 

  图1 儿科桡动脉采血失败的原因分析

  1.2.2.5 目标设定改善重点为:找不到血管、误人静脉和血量不够。改善值为80qo。目标值=现况值+(1-现况值)×改善值×圈员能=61.9%+(100010- 61.9%)×80%×75%= 84.760经过全体圈员讨论,目标值为85%,即在3个月内将儿内一科护理人员桡动脉采血成功率由61.9%提高到85%。

  1.2.2.6改进措施①加强培训和学习。加强对科室护理人员采血穿刺技能的培训,提高一次性穿刺的成功率。定期组织人员进行演练,尤其注意对低年资护理人员的培训,由高年资护理人员采用一对一带教的方式,传授穿刺技巧。利用晨会时间讲解桡动脉穿刺的理论知识,包括桡动脉的解剖位置、定位方法、进针角度、深度及走向等。护士长定期到现场观摩和临床实践,做到人人参与。同时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考核,加强工作间歇护理人员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②加强护患沟通。护理人员采血时佩胸前佩戴卡团怀表,加强与患儿的沟通。与患儿家属简单的了解患儿,用呢称称呼患儿,利用患儿感兴趣的事物转移注意力。采用抚触、拥抱、眼神、表情等交流消除患儿的戒备和抵触[3],降低患儿的恐惧感,提高患儿的配合度。对于血管条件差的患儿,请高年资护理人员为其进行穿刺。③制作宣传图片。将正确按压采血部位的照片悬挂于采血室的墙壁上,让患儿的家属注意观看,学会正确按压采血部位以及了解发生瘀青后的处理方法。④改善取血环境。利用处置室独立的环境作为穿刺室,保持室内明亮,温度和湿度适宜,避免冬日寒冷造成患者血管材料的外包装是否完好,是否在有效期内,选择适合护士穿刺习惯的采血针头。⑥每天中午抽取一定的时间,圈员总结患儿取血时的穿刺情况,析失败原因并讨论对策。

  1.3观察指标指标包括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采血时间、采血不良事件(血肿、瘀斑、凝血现象、误入静脉)以及品管圈实施的无形成果。品管圈实施的无形效果包括解决问题能力、面对问题的勇气、责任心、沟通能力、积极性、团队凝聚力、品管手法H1,每项由护理人员采取自评的方式打分,每项高5分,低1分。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f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或者Fisher精确检验,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的穿刺情况、采血时间及不良反应比较实施品管圈后观察组品管圈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采血时间短于对照组,血肿、瘀斑、误入静脉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低于收缩。⑤改善取血材料。每次为患儿进行穿刺前详细检查采血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的穿刺情况、采血时间及不良反应比较



一次性穿刺成功率

    采血时间


    不良反应[例(%)]


组别

 

例数

 

 

    [例(%)]

 

  (  min,i±s)

 

    血肿

 

    瘀斑     误入静脉

 

    凝血

观察组

    1  15

    98(  82. 55)

    3.02±1.21

    2(1.74)

    0     2(1.741

    0

对照组

    105

    65  (61. 90)

  4.  01±1.42

    10(9.52)

8(7.62)       12(11.43)

    8(7.62)

X2/t值

    14.  349

    5.471

    35.  936

P值

    <0.  001

    <0.  001

    <0.  001

  2.2两组护理人员无形成果比较实施品管圈后的观察组护理人员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能力、责任心、面对问题的勇气,等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Jp<0.05)。见表2。

  表2两组护理人员无形成果比较(分,x+s)

组别

例数

  沟通能力

    责任心

  面对问题勇气

  解决问题能力

    积极性

  团队凝聚力

  品管手法

观察组

  12

  4.  02±0.72

  4.12±0.56

  4.  11±0.45

  4.13±0.44

  4.15±0.63

  4.  22±0.47

  4.  23±0.51

对照组

  12

  3.  11±0.57

  3.15±0.61

  3.  20±0.54

  3.12±0.49

  3.16±0.48

  3.  21±0.55

  3.  17±0.62

£值

    3.  433

    4.  058

    4.485

    4.583

    4.471

    4.  836

    4.  574

JP值

    0.001

    <  0. 001

    <0.  001

    <0.  001

    <0.  001

    <0.001

    <  0. 001

  3讨论

  血液检验是患儿诊疗过程中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的重要依据,护理人员的穿刺取血操作已经成为儿科中的护理常规。桡动脉采血是常用的采血途径,此方法容易取得足够的血量,而且穿刺后易于按压和观察。但由于患儿的血管细,而且患儿对这侵人性操作本能的存在恐惧和抵触情绪,配合度较低,大多有哭闹、挣扎的现象,导致儿科穿刺取血的存在一定的难度,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导致血肿、瘀斑、误人静脉等不良事件的发生[6]。要提高儿科桡动脉采血成功率,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必须从护理人员人手。品管圈是运用众人的智慧寻找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其开始用于企业的管理中,后被推广于医务管理中。本文应用于儿科护士的桡动脉采血。本次研究结果表明,经品管圈培训后的观察组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采血时间短于对照组,血肿、瘀斑、误入静脉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观察组护理人员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能力、责任心、面对问题的勇气等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中品管圈用于提高儿科桡动脉采血成功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3.1 品管圈提高了桡动脉采血一次穿刺的成功率 品管圈的开展使提高穿刺成功率的活动不再拘泥于形式,由于活动主题是通过圈员共同打分决定的,能有效保证后续工作顺利有序地开展。在活动实施过程中由高年资护士对低年资护士实行一对一的带教,有效提高了低年资护理人员的穿刺技能,减轻对患儿穿刺取血时的心理压力。而且工作过程中、工作间歇通过同伴之间的监督、沟通、讨论,形成了学习的氛围,提高了护士的自信心。良好的沟通技巧是影响患儿及其家长合作依从性的重要因素[7]。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将护患沟通纳入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拉近了护理人员与患儿的距离,赢得了患儿的信任,这有利于穿刺的顺利进行。以上对策的实施有效提高了一次穿刺成功率,也缩短了取血的时间。此外,通过健康教育,宣传图片减少了血肿、瘀斑、误入静脉等不良事件的发生。

  3.2品管圈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无形能力 品管圈通过人人参与,使成员找到了“我要做、要做好”的主人翁的感觉,提高了工作的积极性和责任心。同时高年资护士一对一培训低年资护士,向低年资护士言传身教,不仅提高了低年资护士穿刺的自信心和安全感,也增强了团体凝聚力。同时也使低年资护士能够对桡动脉穿刺时出现的各种情况做出自我回顾性地分析和讨论,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品管圈活动的开展对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具有积极意义。

  综上所述,品管圈能够提高儿科桡动脉采血成功率,缩短取血时间,提高科室人员能力,值得在临床工作中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顾军养,王燕萍,朱燕君.品管圈对提高儿科桡动脉穿刺成功率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2012,19(3B):41-43.

  [2]张娟,冯敏,喻翠英,等.探讨“品管圈”活动提升门诊采血室满意度[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5,22(1):110-112.

  [3]吴姗.沟通技巧在儿科桡动脉采血中的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35(23):3569-3570.

  [4]刘婷婷,张艺,郑旭东,等.运用品管圈提高检验者静脉采血满意度的实践[J].中国护理管理,2013,13(6):9-11.

  [5]许燕玲.桡动脉采血在儿科病房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3):90-91.

  [6]陈素娟.新生儿桡动脉与股静脉穿刺采血的效果和安全性比较[J].中华全科医学,2013,11(10):1647-1648.

  [7]刘敏燕,王香香,丁明娥,婴幼儿两种不同体位桡动脉采血效果比较[J].赣南医学院学报,2013,33(2):301-302.

  [8]刘丽莎,王琴琴,陈潇潇,等.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老年患者静脉采血穿刺失败率中的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7,34(15):63-66.


投诉文章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喜欢  |  0
0/200字
没有更多评论了~
悬赏问题
给科研问题设置一定金额,将更容易获得关注与回答哦~
  • 1元
  • 3元
  • 5元
  • 8元
  • 18元
  • 自定义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 余额支付
Copyright © 2014-2019 晟斯医学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苏ICP备11037034号-5 版权所有:南京孜文信息咨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