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速训练对脑卒中后踝背屈肌痉挛患者功能障碍影响分析

2019.09.05 16:54
281 0 0

  等速训练对脑卒中后踝背屈肌痉挛患者功能障碍影响分析

  雷蕾① 吴秋鸿②

  【摘要】目的:探讨等速训练对脑卒中后踝背屈肌痉挛患者功能障碍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7月笔者所在医院80例脑卒巾踝背屈肌痉挛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案,等速训练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等速训练。比较两组脑卒中后踝背屈肌痉挛治疗效果;治疗前后6 min步行距离、步行速度;干预前后患者踝关节外翻和背屈肌峰力矩.生活自理能力、生存质量。结果:等速训练组脑卒中后踝背屈肌痉挛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X2:8.538, 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6mi。步行距离、步行速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P>0.05);干预后,等速训练组6 min步行距离、步行速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等速训练组踝关节外翻和背屈肌PT.生活H理能力、生存质量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P<0.05)。结论:等速训练对脑卒中后踝背屈肌痉挛患者功能障碍恢复具有重要作用,可有效改善患者肌力和步行速度,促进患者踝背屈肌功能恢复,纠正痉挛模式,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生存质量,值得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等速训练; 脑卒中; 踝背屈肌痉者; 功能障碍

  doi:10.14033/j.cnki.cfmr.2018,17.08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6805(2018)17-0180-02

  脑卒中是临床常见多发神经系统疾病,多数患者可遗留不同程度功能障碍,其中脑卒中后踝背屈肌痉挛非常常见,其可影响患者步态,降低步行速度,容易出现平衡性低下和容易摔倒等现象”l。本研究选择2015年1月-2017年7月80例脑卒中后踝背屈肌痉挛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分析等速训练对脑卒中后踝背屈肌痉挛患者功能障碍影响,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般资料

  选择2015年1月-2017年7月80例脑卒中后踝背屈肌痉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患者符合诊断标准,病情稳定;(2)无严重心血管系统疾病;(3)患者脑卒中后踝背屈肌和外翻肌力>3级。排除标准:存在认知或智力障碍、功能性精神病或器质性精神疾病等无法配合治疗者。本研究患者知情同意,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等速训练组中,男26例,女14例;年龄51—79岁,平均(58.21±2.45)岁;发病时间10~40 d,平均(24.51±0.66)d;脑出血5例,脑梗死35例;左侧功能障碍23例,右侧功能障碍17例。对照组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52~79岁,平均(58.24±2.41)岁;发病时间10~40 d,平均(24.25土0.61)d;脑出血有6例,脑梗死有34例;左侧功能障碍22例,右侧功能障碍18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案,根据患者情况给予踝关节运动功能训练结合神经促进技术训练,主要内容有躯体控制、踝关节外翻、重心转移、踝关节背屈肌力训练、良肢位摆放、床上训练和关节活动训练等,40 min/次,1次ld,治疗8周。

  等速训练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等速训练。采用等速训练系统BIODEX SYSTEM 4 PRO,根据机器说明书进行操作,给予患侧和健侧踝背屈肌力测试,患者仰卧,赤脚,受试下肢踝关节以下位于测试台边缘外,膝关节和髋关节伸展位,固定受试下肢,等速装置连动臂轴心和外踝中心相对。选择30。/s、60。/s、90。/s的运动速度,每种速度下进行大屈伸收缩,进行10次、休息l min为1组,逐渐增加训练次数,从l组/次增加到4组/次。每周训练3次,共接受8周治疗。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脑卒中后踝背屈肌痉挛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6 min步行距离、步行速度;干预前后患者踝关节外翻和背屈肌峰力矩(peaktorque,PT)、生活自理能力(ADL评分,0~100分,得分越高生活自理能力越高,完全自理为100分)、生存质量(QOL-100评分,0—100分,得分越高生活质量越高)。

  疗效评定标准,屁效:症状消失,踝背屈肌痉挛消失,肌力和活动基本恢复正常;有效:症状改善,踝背屈肌痉挛缓解,活动和肌力均有所改善;无效:未达到有效的标准。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l00%。

  1.4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检验,计数资料以率(a/o)表示,采用爿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等速训练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png

  2.2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踝关节外翻和背屈肌PT、生活自理能力、生存质量比较

  干预前,两组踝关节外翻和背屈肌PT、生活自理能力、生存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等速训练组踝关节外翻和背屈肌PT、生活自理能力、生存质量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治疗前后6 min步行距离、步行速度比较

  干预前,两组6 min步行距离、步行速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P>0.05);干预后,等速训练组6 min步行距离、步行速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尸<0.05),见表3。

  表2干预前后踝关节外翻和背屈肌PT、生活自理能力、生存质量比较(i±s)

  干预前后踝关节外翻和背屈肌PT、生活自理能力、生存质量比较.png

  #与本组十预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P<0.05。

  表3两组治疗前后6 min步行距离、步行速度比较(i±s) 能力、生存质量,值得推广和应用。

  两组治疗前后6 min步行距离、步行速度比较.png

  #与本组干预前比较,P<0.05;s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P<0.05。

  3讨论

  脑卒中后踝背屈肌痉挛较为常见,可影响患者步行功能,降低其生活质量。多数患者的愿望在于尽早恢复步行功能,而踝关节运动训练是恢复步行功能的关键。尽早对患者进行踝关节运动功能训练,有助于早日恢复步行和平衡能力,提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l3-41。研究显示,脑卒中后踝背屈肌痉挛的H{现和中枢神经损伤后其支配的高级运动中枢功能受抑制相关,从而降低踝背屈肌力和外翻肌力,出现痉挛模式,以足下垂和足内翻为主要表现,患者步行速度显著降低,无法独立控制平衡功能,甚至可跌倒而加重病情。传统康复训练无法分离踝外翻和背屈功能,甚至可导致痉挛异常模式加重。等速训练是运动疗法的一种,其具有相对稳定性,不会出现速度突然变化,可根据患者情况不同调节等速装置阻力。由于运动过程速度保持恒定,具有安全性,且其产生的阻力远高于患者运动极限力量,因此无论患者使用多大力量,等速装置可回报相同的力量强度,进行持续大强度训练,从而促进肌肉力量不断增强。

  本研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案,等速训练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等速训练。结果显示,等速训练组脑卒中后踝背屈肌痉挛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6 min步行距离、步行速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等速训练组6 min步行距离、步行速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踝关节外翻和背屈肌PI’、生活自理能力、生存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等速训练组踝关节外翻和背屈肌PT、生活自理能力、生存质量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等速训练对脑卒中后踝背屈肌痉挛患者功能障碍的恢复具有重要作用,可有效改善患者肌力和步行速度,促进患者踝背屈肌功能恢复,纠正痉挛模式,提高患者生活自理 参考文献

  [1]欧海宁,黄彬,周凯欣,等,不同定位技术引导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脑卒中后足下垂内翻的效果中罔康复理论与实践,2015,21(6): 706-712.

  [2]胡元水,熊键,张豁,等.不同针刺时间对脑卒iIiT肢痉挛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肌电图分析[J] iIi同老年学杂志,2016,36(20): 5120-5121.

  [3]李林,廖琳,梁莉莉,等,肌电生物反馈配合电刺激改善早期脑卒巾偏瘫患者下肢功能的临床观察[J]中}竭康复医学杂志,2015,30(6):594-596

  [4]周龙华,卢君艳,林海燕,等,运动再学习联合针刺法对脑梗死患者下肢痉挛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5,37(4):280-284.

  [5] Paciaroni M, Agnelli G, Falrwci N, Pl aLEarly Recurrence an(l C.erehral Bleeding in Patients with Acute Ischemic, Slroke and Atrial Fihrillation Effect of Anticoagulation and Its Timing: The RAF Sturly[J].SirokP:A Journal of Cerehral Circulation, 2015,46(8): 2175-21 82.

  [6]王飞,ji丹,孙琦,等.针灸结合运动康复训练治疗脑卒巾恢复期足下垂临床观察[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6(6): 584-586.

  [7] Jia H G,Phipps M, Bravata D, et al.Inpaljpnt srroke care cluality fc,rveterans: are there differenres between Veierans Affairs mPcliral cPnters in the stroke helt and other areas?[J].lnlernationaJ Journal Ilf Stroke, 2015,10(1): 67-72.

  [8]李威,王玲,杨雄,等.体外反搏结合“醒脑开窍”针法对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下肢痉挛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肌电㈥分析针灸临床杂志,2016,32(10): 15-19.

  [9]王桂丽,贾杰.功能电刺激治疗脑卒中足下垂合并内翻的疗效观察[J]中国康复,2016,31(6): 434-437.

  [10]刘欣,王彩娟,袁坤,等,化痰通络解瘩汤熏洗治疗脑卒巾痉挛性瘫痪82例临床观察[Jl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11(12): 1684-1687.

  [11] Andersen S D. Corst-Rasmussen A L,(;regr,ry Y H,Pl aLRecurrentStroke The Value of the C.HA2DS2-VASe Score aml thv. EHsen Stroke Risk Score in a Nationwide Stroke C.ohortJl.Stroke, 2015, 46(9): 2491-2497.

  [12]龙耀斌,曹锡忠,振动训练对脑卒巾偏瘫患者下肢肌张力和运动能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6,31(10): 1099-1103.

投诉文章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喜欢  |  0
0/200字
没有更多评论了~
悬赏问题
给科研问题设置一定金额,将更容易获得关注与回答哦~
  • 1元
  • 3元
  • 5元
  • 8元
  • 18元
  • 自定义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 余额支付
Copyright © 2014-2019 晟斯医学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苏ICP备11037034号-5 版权所有:南京孜文信息咨询有限公司